中國與台灣存在複雜的歷史和政治因素,使得諸多和中國相關的投資交流往往起了爭議,聞中必反成了無可救藥的意識形態。
UNIQLO、無印良品、ZARA、IKEA、好事多、星巴克和麥當勞結帳櫃台前的排隊人龍,時常讓我感到錯愕,面對來自日本、歐洲或美國企業的在台投資,我們往往不曾存有任何的戒心,甚至心甘情願的掏出口袋內的金錢來消費,然而,這些國家財團進入的資金,難道不是一樣壓縮了小商家的生存空間?我想真正的元凶來自於我們透過消費過程,認同了這些外來的產品,間接造成小商家無法存活,商業競爭的自然現象不過如此,和資金來自哪一國一點關係都沒有。
根據2014年各國GDP的統計,美國以22.5%保持世界第一,現在卻靠印鈔票來勉強刺激成長,至於排名第二的中國占比為13.4%,雖然一直被唱衰成長率能不能保7%,可是別忘了它的GDP基期已越來越大,從2008年到2014年就增長了一倍,就算成長率些微衰退,還是能有極大的貢獻。我想再過幾年,美國GDP即將被中國超越,那應該會是全體華人的驕傲,世界不再只受傳統歐美強權控制。或許潛意識難以改變討厭中國這個國家,但真的不能忽視中國已經崛起的事實,以及對全世界造成的改變和衝擊。
我始終不認為應該懼怕中資來台,若能帶來更好的產品,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,政府有更多的稅收,台灣本身也會有所收穫,就好比早期進入中國的台商,為廣大的大陸勞動人口帶來薪資收入,以及不斷提升的製造技術一般。對個人收入而言,買進在中國設廠的F股或中國連動的ETF,同樣能享受到中國成長帶來的好處,認出改變,享受改變,資金早就已經沒有國界了。
*** 投資旅人 FB粉絲專頁 ***
留言列表